產品目錄
聯系方式
聯系人:謝美仙
手機:18950612666
電話:86-0599-7821390,7852057,7852831,7824386
傳真:86-0599-7857727,7857108
地址:福建省順昌縣富州開發區虹潤科技園
郵編:353200
郵箱:hryw@hrgs.com.cn
人才洼 地的管理密碼
一家山 區企業,吸引了當地80%的大學生返鄉就業。這個讓人驚奇的數字,出現在南平的經濟欠發達縣——順昌。
在這個僅30萬人口的山區縣,正承受著經濟下行的壓力,讓順昌思索如何轉型突破。
然而,人才留不住,人才請不來,欠發達地區普遍面臨的人才洼地窘境,讓順昌的經濟發展少了一道人才支撐 。
盡管如此,2016年,順昌有一家企業的產值卻實現了近30%的增長。逆市中的亮眼成績,引起了人們的關注。它就是福建順昌虹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。
記者注意到,除了堅持不懈的科技創新,虹潤在近20年實踐中,摸索出了一條人才管理的可行之道?恐瞬呕亓骱团囵B本地人才, 虹潤成為當地企業借鑒效仿的對象。
法寶在哪?近日,記者探訪該公司,探尋一個山區企業的人才管理之道。
外引:一個大學生的返鄉路
12月23日下午,虹潤公司品質管理部張強結束了一天的工作,準備回到位于順昌縣城的家中。
這個30歲出頭的年輕人,已是虹潤的老員工了。他與虹潤,有一段頗為曲折的故事。
2007年,從武夷學院一畢業,張強就加入虹潤,從事管理工作。然而,年輕的張強不甘待在小縣城,萌生了出去闖一闖的想 法。2008年,張強與同學一起,赴廈門創業,從事網絡虛擬產品的電商銷售。
“收到他辭職信的時候,我其實很想留住他。”福建順昌虹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善平說:“虹 潤很重視人才,流失任何一個都讓我感到痛心。”但是和張強談過之后,林善平還是決定支持他創業,并贊助張強 1萬 元作為創業經費。
“按照市場經濟理論,一個公司有10%的員工流動屬于正常的范圍。如果有人覺得在虹潤公司體現不出自身價值,那么我們 應當同意讓他離開,讓他遠走高飛,我們不能埋沒人才。如果可能,公司還應當給予必要的幫助。”林善平說。
遺憾的是,創業不足半年的張強,就因為合伙人矛盾,宣告創業失敗。是留在廈門繼續,還是回鄉工作?張強走上了人 生的十字路口。“就是在那個時候,我收到了林總的,他盛情邀請我回到虹潤繼續干。”張強對記者說。
思索再三,張強決定回到順昌,成為虹潤品質管理部的一名員工。幾年后,由于成績出色,他被提拔為部門。
張強的故事,讓林善平的感受頗深。他說,從虹潤離職的人才,如果還愿意回公司,虹潤也一定歡迎。“民營企業 要有這樣的胸懷,要有這樣的包容心,才能廣納人才。”他說。
讓林善平感到驕傲的是,他的這份惜才之心,讓80%的順昌大學生選擇在虹潤工作。
內培:一批本地人才的重生
“民營企業zui大的優勢是什么?我認為就是用人機制活。”林善平說:“能者上,庸者下,通過建立平 等的競爭機制,優勝劣汰,發現能人,使用能人。”
林善平口中的發現和使用能人,體現在公司對有創新精神年輕人的培養上。
卞理輝,曾是順昌縣一名家dian維修店老板。2006年,生意清淡的他被人舉薦到了虹潤上班,成為該公司生產部的一名夾具工人。
“這名員工的特點是很有想法,而且動手能力很強。”林善平說。在被發現這個優點后,卞理輝被送到外地 學習工業自動化。回到公司后,他歷經檢驗檢測、生產部、技術部等部門的鍛煉后,如今,善于小發明的他被提拔為副工段長,專門研發工裝夾具。
林善平告訴記者,我們支持員工自發成立技術創新小組,以創造新的技術、新的工藝、新的產品。對這些興趣小組我們 可以給予資金、技術、時間上的支持,讓*的人脫穎而出。
在虹潤,和卞理輝一樣被重點培養的工人不是少數。孫麗娜2009年大學畢業后,在泉州一家運動器材企業從事模 具研發。2016年,工作7年的她跳槽到虹潤,成為一名mo
具設計 師。
記者了解到,孫麗娜的工作,是將虹潤部門的模具生產需求,傳遞至北上廣等地的研發人員,并做好相關溝通銜接工作 。這個崗位,既要懂產品,也要懂設計。孫麗娜的工作經歷,無疑能勝任這個崗位。
“小孫是我們公司開始重視模具生產時引進的人才。她是學模具出身,又是本地人,所以我們想辦法把她挖過來了 。”林善平表示,虹潤安排給孫麗娜的崗位,不僅能能夠發揮她之前的工作優勢,也給了她學習和成長的空間。
類似被培養的人才,還有業務部電商處的余麗華。在虹潤從事客戶管理多年的她,近兩年被培養成為一名電商管理人員 。網絡策劃推廣、線上客戶管理,余麗華在虹潤找到了新的成長平臺。
除了讓每一個有能力、有創新精神和員工發揮空間,高質量的培訓,也是虹潤人才內培政策的另一亮點。林善平介紹, 虹潤會定期輸送技術骨干到德國、日本學習,并安排員工參加國內儀表行業和有關部門組織的學習培訓,同時輪崗提升,以考帶學,每年組織員工參 加職業技能考試,激勵員工學習提升。
*:一個山區企業的留人之道
“順昌每年走出去很多的大學生,但是回來工作的很少。”林善平用一句話,道出了順昌縣的人才窘境。
近兩年來,順昌經濟發展增長乏力,加劇了人才流失之痛。根據順昌縣公開發布的數據,上半年順昌縣 50 家規模工業企業有4家 停產,減產企業10 家,減產停產面達28.0%。
缺少就業崗位,缺少發展前景,讓走出順昌的人才回鄉的意愿更低了。
解決這個問題,大部分欠發達地區制造企業選擇了兩頭在外,將研發和銷售兩塊放在經濟發達地區,生產和管理則留在 了本部。
記者了解到,從2000年開始,虹潤就陸續在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重慶設立公司,在北京、南京設立研發中心,順昌則是其生產和中試基地。
然而即便如此,培養本部人才,避免本部人才空心化,同樣影響著一個企業*生存。
山區企業如何管理人才?在順昌縣發展改革和*副局長蔣明發看來,虹潤的實踐具有示范意義。“有效吸引人 才回鄉,善待員工,虹潤的人才管理政策,得到順昌的企業的借鑒和效仿。”蔣明發說
記者了解到,今年上半年,順昌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4.9億元,同比增長6.1%,低于目標2.9個百分點,位居南平市各縣市第8位。相對落后的地位,讓人才顯得尤為可貴。
蔣明發告訴記者,近年來,順昌提出“建設海峽西岸綠色腹地工業強縣”的目標,推進“四個百億 ”產業行動計劃。類似虹潤、歐浦登光學等高科技企業,正成為重點的扶持目標。
記者了解到,2015年,福建省批復同意設立順昌工業園。該園按照“一園多區”的發展模式,正推進鄭坊光電、食品、生物專 業園區,新屯機械制造加工園區,金山精細化工業園區三個組團開發建設。未來,更多的高科技企業將被引入順昌。補齊人才短板,成為迫在眉睫之 事。
“高科技企業人才管理有相通的地方,我們希望順昌的光電機械等產業,也能和虹潤一樣,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加 到順昌來做貢獻。”蔣明發說。
記者了解到,依靠“內培”和“外引”,虹潤的人才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持續動力,幫助企業保 持*穩定發展。
12月14日,在中國儀器儀表學主辦的“中國好儀表”頒獎典禮上,虹潤的人工智能溫控器/調節儀和無紙記錄儀產品獲 2016“中國好儀表”稱號。對人才管理和科技創新的重視,正讓虹潤產品的質量向著世界*的方向邁進。